【智慧教育研究营】理论筑基与实践破界 ——学校智慧教育研究营2025年第二期研修活动顺利召开
在春意盎然的3月17日,我校在办公楼四楼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二期智慧教育研究营。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智慧教育理念,推动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由教科室郑进老师主持,副校长莫方、教科室主任崔应忠、教务处副主任郭荣出席,智慧教育研究先锋队全体成员参与。
首先,教科室郑进老师对上学期智慧教育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营作业提交成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他详细阐述了智慧作业在促进个性化学习、实现精准教学、提升课堂互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智慧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呼吁老师们要积极尝试,广泛运用。
化学组周丹老师以《数字赋能化学活力课堂——以“家用燃料”课例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她从教学需求分析、活力课堂构建模式、数字工具的巧妙应用,到未来教学发展的前瞻性展望,四个维度全面展开。通过具体课例,周老师生动展示了数字工具如何有效融入教学环节,为化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美术组游胜老师则带来了《智慧批阅视域下美术作业评价模式重构——基于自评、互评与师评的三维实践探索》的专题报告。她从“痛点、破局、未来”三个角度切入,针对美术作业难以保存和有效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慧教育的创新解决方案,不仅保留了学生的成长轨迹,更为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带来了变革,获得在场老师一致好评。
教科室崔应忠主任在《基于日常实践的智慧教育研究》中提出,观念的转变在于认识到创新源自于常规的落实,日常实践构成了有效行动的基本路径,而凝练反思则揭示了输出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输入;在学校为教师搭建的优良智慧教育平台上,众多教师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了专业成长,因此,教师们应当聚焦课堂,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并实施智慧教育,以此形成深刻的智慧教学理念,并最终铸就显著的教学成果。
在活动的最后,副校长莫方发表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同时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我校将持续为教师搭建智慧教育的优质平台,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智慧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们将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落实智慧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共同铸就教学成果的新高峰。